家风家教故事获奖征文之一
三七男儿当自强
不经意间,清明节又到了。
常言道:最美人间四月天。在缅怀祖先、祭祀亲人的同时,我们许多地方还保留着踏春赏春的习俗。幼男湾的清明属于典型的江南,明媚、婉约,碧绿的小山,红的、黄的、白的花儿烂漫绽放,双飞的燕子在屋檐下喃喃细语,村前是一字排开的池塘,不时有调皮的鱼儿在细雨划开的水面中间画上一个更大的圈儿。暖暖的阳光照耀在春山春水之间,将小村庄的春风春雨荡漾开来,把那烟雨红湿的气息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广西。
我也是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去了,听从嘉兴回到都昌的爸爸说,村里已经无人居住了,连隔壁较大的村庄也只剩下五十多岁以上的人在家,打牌的人都没有。冷不丁的,明媚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不好了,想着这曾经“芳草怀烟迷水曲,密云衔雨暗城西”的江南故乡是不是有点尴尬了啊?正如这随风斜斜的细雨赋予了江南小村的诗情画意,这个名叫幼男湾的小村庄对我却是承载了关于家和家族的情怀,听到如此境况,能不伤怀吗?
自记事以来,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就是“拜谱年”。全村的人起得早早的,拿出祭祀的供品,所有村里的男丁全部在祖厅集合,一起祭祀祖先。仪式结束后,一些村里的长辈就给大家讲讲关于祖先的故事。那时年纪小,我仅仅记得些“江夏世家”“峭山公”“五房”之类的支离破碎的几个词语,其他关于祖先的光辉事迹的具体细节却是渐渐不记得了,只有一首诗始终铭记在脑海里,那就是黄氏宗族的《认亲诗》。这是长辈要求必须要记住的东西,再三强调说如果能背出这《认亲诗》,即使走到天涯海角,只要有黄姓的地方就会有人招待的。小时候记下的《认亲诗》的具体内容大概是这样的:
信马登程往异方,任寻胜地振纲常。
足离此境非吾境,身在他乡即故乡。
早暮莫忘亲嘱咐,春秋须荐祖蒸尝。
漫云富贵由天定,三七男儿当自强。
那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首诗的意义,只是摇头晃脑地背诵一通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慢慢体会了黄氏祠堂前“江夏世家”牌匾的意思了,也知道这《认亲诗》的来历了,渐渐明白了黄氏的祖先在华夏大地上的发展历程。自秦朝时的江夏郡为节点,往上可溯源至远古颛顼、陆终,往下可孕育出汉时黄香、黄峭山,黄姓族人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,自立自强,积极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,不断繁衍壮大,使黄氏成为当今中国“八大姓”之一,这和祖先们留下的祖训家风是有密切关系的。
自春申君黄歇的《送子行》开始,到黄峭山《遣子诗》,无论是五言诗还是七律诗,黄氏认亲诗在历史的变迁中虽然出现了不同的版本,但是在所有的版本中都有关于“孝友”“自强”的言语描述,根源的实质始终都是一脉相承的,只是字词表达不同而已。最为典型的就是黄香“扇枕温衾”的故事,被列入《二十四孝》之中,堪称孝友之道的典范。时年黄香九岁,便操劳家务,尽心奉养长辈,并广泛诵读儒家经典,深求精通道德学术,写得一手好文章,名播京师,被当时的汉章帝誉为“天下无双,江夏黄香”。正是这种对孝道的躬行、对学业的精研、对道德的追求,在逆境中坚持不懈,才使黄香得到了世人的推崇,官至魏郡太守,同时也培养了黄琼、黄婉这样的汉朝太尉,给黄姓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到唐朝末期、五代交替的时候,勇猛仗义的黄峭山为了不让宗族乡里受战乱之苦,毅然拉起一支保卫家园的队伍,后来被陇西郡王李克用招纳,封为千夫长。从此,峭山公过人的谋略得到了充分的发挥,屡建战功,职位也不断升迁,最后官至工部侍郎、奎章阁学士、千户侯、尚书令统辖江浙两广军务。待李存勋建立后唐之后,峭山公对连年的征战感到厌倦和失望,便在五代前期解甲归田。他回到福建邵武后,创办了和平书院,一心扑到教育事业上,为培养后人呕心沥血,直至年老寿终正寝。面对五代时期的战乱,出于强烈的忧患意识,80多岁的峭山公于某一年的新春佳节,广邀亲朋好友,召集二十一个儿子,将家庭财产分成二十一份,要求除各房长子留下侍奉外,其他必须离家另立家业,各谋发展。分别在即,峭山公口吟七言律诗一首,夫人与长子各吟两句,凑成《认亲诗》(又名《遣子诗》)“外八句”和“内八句”。峭山公要求,以后黄氏子孙相逢,“凡能背诵此诗者,即是同宗亲派,请升堂入室,不得异视……”。(前面存录的就是其中的“外八句”)
被峭山公遣散的黄氏男儿从此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开花,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,以孝道为根本,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,读书、耕种、牧渔,在出世与入世之间不断做出自己的选择,终于繁衍成为“中国八大姓氏”之一。都昌湖口沙港黄氏始祖黄俊伯因反对赵匡胤“陈桥兵变”被迫隐退,避难之时于江夏郡迁入江西,在美丽的鄱阳湖湖畔、庐山山脚的偏僻之处逐白鹿而居,留下《三十六字祖训》:敬祖宗,孝双亲,爱兄弟,教子孙,睦宗族,和乡邻,择交游,信友朋,慎言行,勤耕读,戒争讼,要存心。后世族人谨守慎行,人才兴旺,成为“一门五进士”的书香门第。
我们小的时候对祖辈辛苦颠沛流离的体会却是没有那么深刻,仅仅是在背诵《认亲诗》和《三十六字祖训》的时候感到很是不耐烦,尤其是在背诵《字派》(又称派行、字辈,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,一般多用于名字的中间)的时候更是痛苦,100多个毫无章法的字组合在一起,不押韵、不顺口,全部能背诵下来的没几个人。很多人都只将自己辈份前后五代背诵下来了,这还是因为附近黄姓的人多,走到一起总是要论个辈份,被同年龄的小伙伴喊着爷爷或叫着孙子的那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把这几个字派背下来,看见年龄小辈份高的就躲得远远的,看见辈份小的多少总是要炫耀一下。“嗣徽昌万纪,孝友赞熙朝”,我就是“友”字派,属于我们这一分支的第三十三世了,辈份在附近十来个村庄已经算是很小的了,我出生的时候隔壁村居然还有“嗣”字辈,搭几个“楼梯”都喊不上,都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,所以有时候就想不明白,为啥自己的辈份就这么低呢?为啥自己叫友诚而不是有成或者有钱?每次坐在灶台前陪妈妈烧火做饭的时候,与妈妈和弟弟聊天的时候都会讨论这个问题。母亲没上过学,不认识几个字,对这些东西一点都不懂,村里的长辈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,他们讲的故事都是口口相传来的,文字的记录仅仅依靠族谱上记载,再说族谱上的文字繁体的较多,又不分句读,能弄懂的人真是不多,但是他们始终都遵循着祖训的三十六个字,孝敬父母双亲,悉心教育下一代,用勤劳的双手耕种与收获,和睦相处,使小小的幼男湾变成了“秀才村”。
“秀才村”这个叫法来源于附近的一位风水先生,在给村里的人看风水定宅基地的时候,顺便看了一下村里的风水脉络。按照他的说法,幼男湾处于凤凰的心脏部位,里背靠翠竹青山,前有碧水逶迤,风水灵秀,是出“秀才”的地方。确实,在村里跟我同辈的,有六成以上的人都考入大学,进入城市,在世人的眼中就是这个地方“载秀”。但是这背后的事情却是很多人不愿意看见的,父辈们都没上过学,几个长辈都在5、6岁的时候就帮人家放牛,十一二岁就开始打短工干活,吃够了没文化的亏,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耕作,失去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机会,所以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寄托在下一代身上,省吃俭用供小孩上学,力求使之不要跟自己一样吃苦受累。
我母亲是1954年出生的。那年水涨得特别大,外婆家里小孩多,经济条件差,段姓外公就将她抱到黄姓外公家抚养。六十年代中后期,国家备战备荒、兴修水利,十岁的母亲跟着大人们到处修水库、建堤坝。那时的母亲非常瘦小,比挑土的簸箕高不了多少,因为要多赚“工分”的原因,外公要求她跟别人挑一样多的土,如果挑不赢、“工分”赚得少是要吃“爆栗子”的,所以我妈的青少年时期,肩膀上的伤从来就没有好过,每到农闲时节“上堤坝”时就一层一层地脱皮结痂,一个冬季下来,得换上四五回。嫁给父亲之后,由于父亲在单位上班,她一个人拉扯我们兄弟三人,还要耕种近十亩田地,辛苦是不言而喻的,白天忙农活洗衣服做饭,晚上纺纱纳鞋底做布鞋,年节的时候还要做点冻米糖酥糖米耙。每次抽空做那些小吃的时候,母亲总说:“别人有的我们也要有,一样都不能少,我不能让你兄弟几个看着别人吃”。这句话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,言语很简单,但里面透露出的坚强与韧劲足足有十二分。母亲将各种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,为了多种点油菜,她一个人将田地整平、拌好肥料、准备好工具,待我们周末放假的时候一起播种。人多力量大,四个人一天能种一亩多的油菜,几个星期下来,家里的几亩田地就都种上了,来年就能榨出300多斤菜籽油,一年吃油基本上不花钱的。钱都拿来给我们兄弟三人读书了,那时候虽然读书不用花什么钱,但是农村来钱的路数少,父亲一个月才30几块钱的工资,存钱就靠母亲每年养的两头猪。90年代初,家里花钱的地方很多,建房子、交粮纳税等等,有时候买盐的钱都很紧张,但是,我母亲在我们读书的事情上从来没有“吝啬”过,上初中的时候,每个星期五块钱的零花钱没少过,但我却很少看见她给自己添置一点像样的东西。现在我们还常常提起这些事情,说母亲总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得好好的,又能说会算,如果她读了书至少是个厅级干部,母亲每次都会笑着说:“我让你们读书,等你们有出息了,我就当个饭厅的厅长吧!”
“勤堪补拙,俭可资贫”,正是母亲这种骨子里的韧劲、这份坚强、这份对读书的渴望,给了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,也在潜移默化中赋予了我们坚强、顽强、自强的品质。当我们遵循祖训、习得文武技艺,在远离家园故土的地方“渔樵耕读”的时候,真正体会到“足离此境非吾境,身在他乡即故乡”的感觉,面对现在更加复杂的环境,就会对峭山公面对忧患的智慧体验得更加深刻,正所谓“有才高者,曽受窗前苦楚;多五谷者,常从月下经营。或劳心,或劳力,人世间食无闲飯。有釆薪,有钓水,天涯外何处非财?王法无亲,当牢牢而谨记!人情多变,每歩歩而提防。人有奸谋巧计,天有森严之报应。”
今天的我,远在千里之外的广西,也算是“信马登程往异方”啦。“振纲常”已被赋予了新的历史含义,更多的就是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意志,不断增强忧患意识,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不断砥砺前行。而我现在也终于明白了“友诚”的意义了。“友”在甲骨文中是两只手并在一起,像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,表示以手相助。《说文》:诚,信也。连起来就是友爱诚实,最好的做人方式莫过于此了。一辈子做老实人、说老实话、干老实事,真正要做起来确实很难,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三十七岁男儿,实实在在地修身律己、勤耕苦读、自强不息,那是必须的。“秋菊黄花,尚有施香之气,天冠地履,可无修己之心?”
清明时节,站在梧州的白云山上,远望鸳江春潮,缅怀祖先,追思他们的光辉历程,耳边仿佛又传来稚嫩的童声:敬祖宗,孝双亲,爱兄弟,教子孙,睦宗族,和乡邻,择交游,信友朋,慎言行,勤耕读,戒争讼,要存心。心中的阴霾总是挥之不去,就像这阴雨绵绵的一壕春水,将半城人家的满院春花笼罩得隐隐约约的,丝毫看不清墙外行人的足迹。
“江南江北青山多”,遥远的小山村已经淹没在我模糊的眼睛里。